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,信息时报微社区e家通联合街口街党工委、街道办发起“爱上街口的100个理由”征集活动(点击链接了解详情☞有奖征集 | 给我100个爱上街口的理由!),将表达的权利交付给每一位生活在街口、或是喜欢街口的街坊。我们的记者将跟随着街坊们,走进街口基层一线,生动讲述老故事、深入挖掘新故事,全方位展现全街干部群众在党领导下共创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。
征集发出后,
我们收到了许多街坊“爱的理由”,
今天说说TA吧~
↓↓↓
文峰塔,位于街口街西南豸(zhì)岭山上,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。由于其位于流溪河与支流小梅河、龙潭河的交汇点,故又称水口塔。
清代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重修水口塔,将塔修建为七层,塔影在水中荡漾浮泛,蔚然成画,成为从化胜景之一的“豸岭塔影”。据记载,康熙年间的从化知县郭遇熙在诗词《豸角塔影》中用“文笔峰尖空兀起,山城睥睨倚云看”描述了古时的文峰塔。
▲这是一幅100多年前从化黎塘河石桥与水口塔照片。据收藏者周先生介绍,照片是在光绪十六年(1890年)拍摄的,照片的右上方,一座七层砖塔矗立在流溪河水口右岸的豸岭上,整座塔造型呈锥形。与现在的九层水口塔飞檐斗角相比,两者风格大相径庭。照片下方的文字是“Stone bridge and Pagoda below Tsung Fa City”,意思就是“从化的石桥和水口塔”。
▲依照清代老照片拍摄的方位拍摄的水口塔。
抗日战争期间,屹立200多年的七层文峰塔顶被日寇炮弹炸毁,后全塔拆除。直到1992年,由政府拨出部分资金,加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款,在原址重建九层塔,塔为八角形,每层盖有琉璃瓦,修建历时一年零两个月。
▲1992年,水口塔重建。
1995年6月,文峰塔被公布为从化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▲如今的文峰塔。
有街坊告诉小e,文峰塔几百年来伫立在从化,为流溪河两岸镇守河山,保佑从化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文运昌盛,已经成为街口街乃至从化极具代表性的地标了。
▲夜幕降临,文峰塔亮起灯光,尤为气势恢宏、光彩夺目。
@街口街坊,欢迎加入街口街坊群,这里有权威的信息发布,科学的知识普及,不定期发布福利,还能咨询、讨论、吐槽……
点击下方卡片
关注“微社区e家通从化街口街”
【类别 原创】
【记者 街口君】
【编辑 邓菲菲】
李梓锋、邓嘉乐供图
部分资料来源:《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·从化市卷》、《从化县志》、广州日报
扫码预览
始建于明朝,历经数次重建,如今豸岭塔影依旧|爱上街口的100个理由
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,信息时报微社区e家通联合街口街党工委、街道办发起“爱上街口的100个理由”征集活动(点击链接了解详情☞有奖征集 | 给我100个爱上街口的理由!),将表达的权利交付给每一位生活在街口、或是喜欢街口的街坊。我们的记者将跟随着街坊们,走进街口基层一线,生动讲述老故事、深入挖掘新故事,全方位展现全街干部群众在党领导下共创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。
征集发出后,
我们收到了许多街坊“爱的理由”,
今天说说TA吧~
↓↓↓
文峰塔,位于街口街西南豸(zhì)岭山上,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。由于其位于流溪河与支流小梅河、龙潭河的交汇点,故又称水口塔。
清代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重修水口塔,将塔修建为七层,塔影在水中荡漾浮泛,蔚然成画,成为从化胜景之一的“豸岭塔影”。据记载,康熙年间的从化知县郭遇熙在诗词《豸角塔影》中用“文笔峰尖空兀起,山城睥睨倚云看”描述了古时的文峰塔。
▲这是一幅100多年前从化黎塘河石桥与水口塔照片。据收藏者周先生介绍,照片是在光绪十六年(1890年)拍摄的,照片的右上方,一座七层砖塔矗立在流溪河水口右岸的豸岭上,整座塔造型呈锥形。与现在的九层水口塔飞檐斗角相比,两者风格大相径庭。照片下方的文字是“Stone bridge and Pagoda below Tsung Fa City”,意思就是“从化的石桥和水口塔”。
▲依照清代老照片拍摄的方位拍摄的水口塔。
抗日战争期间,屹立200多年的七层文峰塔顶被日寇炮弹炸毁,后全塔拆除。直到1992年,由政府拨出部分资金,加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款,在原址重建九层塔,塔为八角形,每层盖有琉璃瓦,修建历时一年零两个月。
▲1992年,水口塔重建。
1995年6月,文峰塔被公布为从化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▲如今的文峰塔。
有街坊告诉小e,文峰塔几百年来伫立在从化,为流溪河两岸镇守河山,保佑从化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文运昌盛,已经成为街口街乃至从化极具代表性的地标了。
▲夜幕降临,文峰塔亮起灯光,尤为气势恢宏、光彩夺目。
@街口街坊,欢迎加入街口街坊群,这里有权威的信息发布,科学的知识普及,不定期发布福利,还能咨询、讨论、吐槽……
点击下方卡片
关注“微社区e家通从化街口街”